
林毛根、李煒、饒寧新、趙登山、蘇巧箏、郭紅蓮,傾情演義。
專輯目錄
1、漁舟唱晚 2、 戰臺風 3、寒鴉戲水 4、漢宮秋月 5、蕉窗流水 6、高山流水 7、出水蓮 8、 流水行云 9、昭君怨 10、秦桑曲 11、打雁 12、梅花三弄
專輯介紹
經歷了不同時代的這些中國音樂經典,是在不同環境、不同地域、不同情趣、不同素養和閱歷的不同作曲家雕塑下,凝成的一座座豐姿多彩的音樂彩塑。這流動著的彩塑有一氣呵成的單章樂曲,也有回旋曲、變奏曲、奏鳴曲、套曲及組曲。大型作品有敘事曲、交響詩、協奏曲。內容上或向往人類博愛平等,世界大同;或謳歌奮斗抗爭的民族英雄氣概;或展現大自然春去冬來四季變化的美麗圖景;或頌揚堅貞的愛情與老百姓悲歡離合的情結,應有盡有。確實值得你聆聽,珍藏。
演奏者簡介:
林毛根
古箏演奏家,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顧問,汕頭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。廣東揭陽人,1929年出生于潮樂世家,父親林道耀是當地的椰胡演奏家,經常在家與潮樂界高手聚會,使林從小得到藝術的熏陶。后隨潮樂大師張漢齋學習古箏。1958年、1962年先后與張漢齋、何天佑等大師合作為中國唱片社錄制《月兒高》、《深閨怨》、《睢陽恨》等名曲;
李煒
當代中國古箏演奏家、作曲家,以“細膩”、“新穎”、“瀟灑”的現代浪漫派演奏風格著稱,是一位集古典南北派,現代創新派和流行音樂于一身的的古箏全面專業人才。他出版了九十多輯古箏獨奏唱片;李煒被譽為“柔情箏王”,開創了古箏與電聲樂器結合演奏流行音樂的先河;以地道的傳統嶺南箏風被譽為“嶺南箏派具實力的繼承人
饒寧新
1941年出生于廣東大埔。古箏演奏家、教育家,漢樂一代傳人,粵樂箏創新者,古箏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、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協會副會長、《中國民族民間樂曲集成·廣東卷》編委、編委會廣東中華音樂基金歷史、北京古箏研究會理事、大埔縣漢樂研究會顧問、香港蓓蕾藝術中心顧問。
趙登山
中國民族器樂演奏家、作曲家、教育家、吉林省民族樂團國家一級演奏員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中國音協古箏學會副會長,中國民族弦樂學會會員,中國民族管弦樂古箏專業委員會(中國箏會)副會長,中國北國古箏學會副會長。
蘇巧箏
出生于音樂名門,是聞名海內外的古箏藝術家。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古箏藝術生涯,使她的彈奏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。她彈奏的樂曲如行云流水,時而高亢激越,時而幽雅清純,悅耳動聽,余音裊裊。她的琴藝風格古樸典雅,剛中有柔,柔中有情,情隨箏出,充溢著濃濃的潮州韻味。
郭紅蓮
青年古箏演奏家,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,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演奏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全軍比賽中獲獎。經典演奏曲目為《寒鴉戲水》《漁舟唱晚》等。
|